Carsh Course系列速成课: 如何学习技能?
记笔记
记笔记的工具如何选择?
通常,我们会有两种方式来记笔记——纸张/电脑。
电脑记录的优缺点:
优点:
- 能记录更完整、更详细的内容。
缺点:
- 虽然看似能在电脑上记录更多的内容,但因为记录者会花费精力来思考如何组织句子,导致真正能被人记忆的很少。
- 电脑的记录更倾向于逐字逐句的记录。
纸张记录的优缺点:
优点:
- 由于纸张记录速度无法太快,导致人在学习过程中,必须要提炼出关键词记下来,这样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的理解上,对记忆有所帮助。
缺点:
- 记录的速度慢。
当我们知道纸张和电脑记录带来的优缺点之后,就可以取长补短了。 比如我们在使用电脑记录的时候,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内容上,去记录关键词,而不是靠着电脑记录的优势,把讲述者所有的内容都记录下来。
记笔记的策略
- 预习:在上课之前看看章节目录,看看课后题,带着问题去听课,会更有效果。
举个例子:比如你可以闭上眼,在脑子里想某个颜色,然后睁开眼,你会发现你会更加容易的注意到这个颜色。这就是预习的作用,能够让你更明白重点在哪里。
- 使用康奈尔笔记法记录笔记:
- 记录: 康奈尔笔记法分为三栏,笔记栏,线索栏,总结栏。在学习的时候,你平时怎么记笔记,就在笔记栏记录下来,也可以采用大纲法,思维导图法记录,按你的习惯。
- 精减:记录完右侧之后,在左侧标出关键词。之所以叫线索栏,就是要根据左侧的关键词的线索而还原出右侧的笔记。
- 总结:在总结栏中总结下这一节的内容。
- 复习:捂住右侧的笔记,通过线索栏的关键词来回忆笔记。
我现在已经在使用康奈尔笔记法来记录笔记了,本身是使用阅读器来记录笔记的,阅读器中可以直接创卷康奈尔笔记法的模版,使用起来我觉得还蛮好的。
如何高效阅读?
关于速读
受制于人的生理结构,不切实际的速读是不可能的,当读不需要每个字都理解的书时,可以进行略读。
当你对主要教材(每个字都需要理解)进行阅读时,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去学习,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速度。
如何划重点?
很多人会在阅读的时候以自己的方式划重点,比较常见的是画横线。但是我们常常会画了很多很多的重点,这就让划重点本身失去了作用,当我们第二遍再看的时候,没有给我们起到删繁去简的作用。
为了解决第一遍看书的时候,会感觉每一句都是重点的问题,可以使用摩斯密码法来划重点:
- 当遇到重要观点的时候,在左边画一个小点。
- 当遇到支撑前面观点的例子的时候,在空白处画一个横线。
这样可以不打断你阅读的速度,而且也低代价的画了重点。等第二遍再阅读的时候,可以再根据情况来做笔记。
我在实际的应用中,觉得小点用细笔有点难画,于是给自己换了一个标志,比如斜线。
真正理解文本的阅读方法
可以通过SQ3R的方法来进行阅读:
- 浏览:在真正的阅读之前,先浏览一下,看看开头概述,标题,章结尾的回顾问题。目的是对大脑进行热身。
- 提问:列出一些开始阅读之前你想到的问题。
- 阅读:正常阅读。
- 复述:复述、做笔记、总结阅读的内容。
- 复习:按照一定复习策略复习。
记忆
记忆的分类
- 感受记忆:大部分是无意识的,会马上丢失。
- 工作记忆:会短时存储,同时只能处理4~7个信息块。这决定了我们阅读、记忆、同时处理任务的限制。
- 长时记忆:长时间存储。
记忆策略
- 联想法:比如通过数字或一个故事来记住某个晦涩的概念,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以在网上搜索。
- 反复巩固: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图书馆,当记忆存储进去之后,书就放在了那里,是不会丢的。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,书的位置可能会发生混乱,如果不重新对书进行整理,我们提取这些书的难度会增加,直到找不到。也就是说我们对记忆的提取强度会随着时间而衰减,衰减越多,回忆就越困难,学习效果也越好,但衰减的过多,就回忆不起来了。
- 五盒学习法:我们可以通过五盒学习法来对记忆进行反复巩固,具体来说,就是有五个盒子,他们的标识是:每天、每三天、每周、每三周、每月…假如说你学习了一个新概念,把它写在卡片上,然后放到第一个盒子里。第二天复习的时候,如果答对了,就放在下一个盒子里,以此类推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管在后边的哪个盒子里,一旦答错,就要重新放到第一个盒子里。
计划与整理
- 需要一个优秀的笔记系统,而一个优秀的笔记系统需要包含三个要素:
- 任务管理器。 负责记录你所有的任务,可以使用四象限的方法来记录。
- 日历。
- 记笔记。
可以了解一下GTD笔记系统,如果运转的好,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,包含了上述的要素,从事情的到来到最后的结束能够比较好的闭环。
- 做周计划
- 抽出一天的时间来比较计划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区别,有差距就努力搞清楚原因。
集中注意力
当你开启注意力,大脑就会启动抑制机制,屏蔽其它无关刺激(会产生疲劳)。
如何提高注意力?
- 停止同时进行多个任务:
- 大脑无法同时做两件事,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单核处理器,计算机在单核的时候,处理多任务的方式是“时间片轮转”,也就是快速的在多个任务上切换,由于切换的速度非常快,让你看起来就像是同时进行一样。那么当你同时在做两件事儿的时候,你的大脑也是这样的,它是不断的在A-B任务之间来回切换,而你的大脑并不擅长于此。
- 在任务之间的切换会带来认知转换惩罚,因为研究发现,当你从A任务切换到B任务之后,你会有一部分精力还在思考之前A任务的事情,这让你无法全神贯注在B任务上,导致对B任务的理解能力的下降。
- 打造环境:
- 可以给自己划分一片只进行学习的区域。
- 环境中不要有会让自己分心的东西或事情。
- 寻找自己喜欢的环境。(有的人喜欢在嘈杂的地方学习,有的人喜欢安静的地方学习)
- 劳逸结合:
- 最好学习一段时间,让自己休息一会儿。
- 番茄钟学习法:拿一张白纸,当遇到分心的事情,记录到白纸上。然后学习25分钟,休息5分钟。四个番茄钟之后,休息15分钟。
- 最好学习一段时间,让自己休息一会儿。
- 睡眠、运动、饮食要保证好,这是注意力的上限。
番茄钟学习法,我知道它已经很多年了,曾经也试过,但总是提不起兴趣,没感觉它对我的注意力提供了帮助。直到这次,我又拾起来了,才算真正理解了番茄钟的妙用:
- 首先,我需要低打扰的番茄钟方法,假如25分钟的时候,以很大的声音吵到我,直接让我中断了本来进入的心流状态,这会让我很难受。我找到了两个方法:
- 第一是买一个沙漏,沙子流完了之后你也不用管它,你也不需要关注,当你感觉有点累的时候,如果沙漏流完了,休息一会儿。但由于沙漏对时间的自定义不太方便,以及携带有点麻烦,没采取这种方案。
- 第二是找到一款软件(我现在在用滴答清单),可以自定义时间,然后可以设置到时间之后是否静音,我现在采用的是震动法,当时间到了之后,震动三秒,这让我知道我这个番茄钟的时间到了,如果我感觉我有点烦躁,不想学习了,就歇五分钟,如果我感觉此时正在心流中,就不管它(番茄钟最大的作用,不是让你知道或追求完成了几个番茄钟,而是给你一个进入心流的理由,当你进入心流之后,就不用管它了。)。
- 另外,番茄钟的时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来设置,我是觉得25分钟有点太短了,通常,我会选择是30分钟,对我来说这个时间刚刚好。
- 最后,在设置番茄钟的时候,需要给自己设立明确的任务或目标(如果是大任务,要拆解成小任务——那种你认为一个番茄钟能完成的任务),目的是当开启番茄钟的时候,你的眼里什么都没有了,只有眼前的这个目标和猎物,然后告诉自己,竭尽全力的去完成它。(这个信念感非常重要,可以说是番茄钟心流的精髓所在)
- 由于人类生理的限制,分心,分神都是在所难免的,以及在工作中可能会有各种事情来打断你。所以可以准备一张纸,把突如其来的事情记录下来,这样不让你忘记,也会让你的大脑认为事情已经记录下来了,就不需要再记忆,再转而处理刚才的任务。
- 如果你需要的话,也可以根据完成番茄钟的数量来兑换奖励(比如一次番茄钟十块钱),提高任务的价值属性,可能会让你更容易进入做任务的状态。
很多时候,我们会认为注意力是一天中的有限可消耗资源,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注意可能不是一天中消耗的有限资源。对此我们不进行讨论,但重要的是,注意力需要劳逸结合。
拖延症的解决
可以通过拖延动机方程来解释人为什么会拖延。
动机 = (期望 * 价值) / (冲动 * 延迟)
期望:人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。
价值:完成任务获得的奖励,以及做的这个事情是否快乐,是否有意义。
冲动:做事情时分心的冲动程度。
延迟: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时间,时间越长,值越大。也就是短期奖励>长期奖励。
我们需要提高分子(期望/价值),需要降低分母(冲动/延迟),才能让我们更有动力的去做一件事。
提高期望:
- 任务不能太难,否则会觉得自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而退缩。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任务很难,就把任务分解为更小的任务,这可以分散注意力。比如:学论文 -> 查资料, 做草稿 -> 写引言、论证、结论。
- 寻求帮助。当你觉得当前的问题很困难,通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,或者寻求牛人帮助,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。
提高价值:
- 提高做完事情的奖励。
- 提高工作时的体验。(在喜欢的环境中学习,或者工具的使用要舒适)
- 给子任务增加额外的小奖励。(游戏化)
降低冲动:
- 选一个好环境,不接触到分心干扰的事情。
降低奖励延迟:
- 人会天然的关注短期奖励,而不去关注长期奖励。这需要我们自己对奖励进行设计。
另外还有一个技巧,当我们有很多任务的时候,通常我们会推迟有挑战的那个任务,然后做一堆容易的事情,这会让我们很容易觉得自己今天做了很多的事情,而不去做那个最难的事情。
所以,下一次,请从最难的任务开始做。
备考
- 在与考试相近的场景中学习,更有利于在考试中回忆。在考试之前,至少要按照考场的规则模拟一次,这样会让你更加适应考场的环境。
-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,先拿1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思考,一行一行地研究问题,直到确切直到困惑在哪之后再进行求助。
- 可以进行做小抄练习,因为小抄非常的小,能记录的信息很有限,这会逼迫你把最重要的提炼下来。
考试焦虑
过度焦虑会影响记忆。
焦虑的三大原因
焦虑主要来自于对三个方面的恐惧:
- 重复过往失败。
- 未知。
- 风险。
解决方案:
- 对于过去的失败,要分析原因,解决并克服。这样就不会对过去的失败而恐惧。
- 在考试之前可以更多的了解相关的信息,做好充足的准备,来消除这种未知。
- 把考试当做一次学习机会,不要太过强调这场考试的重要性。
当你感到焦虑时,可以花几分钟写在纸上(写下你真正的恐惧和焦虑),这会让你的大脑认为你的焦虑以及转移出去了。
文章与写作
- 查资料之前先进行预写作:
- 给自己25分钟的时间,把所有大脑中和该话题相关的一切都写下来。(这可能会让你想到未知的角度,如果你查完资料之后再写作,思维会被资料所局限)
- 查资料(不要一直纠结在这个阶段出不来):
- 相关网站,wiki百科,以及科普书籍的引用词条。
- 对资料中与论点有关的材料高亮。
- 写初稿:
- 放飞自我的写,不要追求完美。
- 编辑初稿:
- 论证是否支持论点
- 文章读起来是否通顺(可以给别人读一下,能发现更多问题)
- 论证能否展开
- 句法能否更加简洁
关于低密度娱乐与高密度娱乐
很多人会抗拒高密度的娱乐(玩两个小时的大型游戏),觉得那会浪费很多的时间,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。
但研究表明,这些拒绝高密度娱乐的人,反而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刷微博,逛淘宝,刷朋友圈这种事情上。因为低密度娱乐更容易说服自己,每一次只玩五分钟,累计下来却反而是很多的时间。
更重要的是,这些低密度的娱乐,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真正有用的内容。
还不如一天好好学习,晚上玩上两个小时游戏,去真正的享受其中。
- 标题: Carsh Course系列速成课: 如何学习技能?
- 作者: 云边的小狐狸
- 创建于 : 2024-09-08 16:27:17
- 更新于 : 2024-09-08 18:17:41
- 链接: https://huyunfei-blog.github.io/website/2024/09/08/Carsh-Course-如何学习技能?/
- 版权声明: 本文章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